美國男籃輸給立陶宛后,及時調整了球隊的狀態。
在對陣意大利的比賽里,科爾采取了全場聯防的戰術。
哈特等后衛在外線逼搶,布里奇斯在側翼騷擾,內線凱斯勒等人補防。
在球員們極具壓迫感的防守下,意大利早早繳械投降,美國男籃也順利進入四強。
但值得一提的是,贏意大利,并非所有球員都在狀態。
比如替補前鋒卡梅隆-約翰遜,這位NBA的頂級射手,又一次迷失在國際賽場之上。
出戰10分鐘的情況下,他2投0中沒有得分進賬,包括籃板,助攻,搶斷,蓋帽也均零。
最要命的是,卡梅隆-約翰遜不僅投不進,他還接不住隊友的傳球,黃油手十分嚴重。
美國男籃已經進入四強,接下來的比賽,約翰遜很可能會被棄用,因為狀態實在太糟糕。
本屆世界盃賽事,卡梅隆-約翰遜場均只能得到3.6分。
得分少,并不是隊友不愿意給他傳球,而是傳完后他投不進。
數據統計顯示,卡梅隆-約翰遜目前合計19投4中,其中三分球14中4。
低至21.1%的投籃命中率,排在美國隊內所有球員倒數第一。
同時,卡梅隆-約翰遜也是全隊唯二命中率低于50%的球員,另一人為英格拉姆(48.4%)。
卡梅隆-約翰遜三分失準,再一次暴露出了NBA現在的比賽水平。
在自己的聯賽里,你可以為所欲為,但在國際賽場上,人家可不會繼續慣著你。
NBA和FIBA,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籃球體系,前者崇尚進攻,后者更為均衡。
國際聯賽的對抗強度,這是NBA不具備的,因為肖華現在只想打造商業聯盟。
為什麼球員投籃越來越準呢?不僅僅是因為注重這方面的技巧,也和比賽的防守強度有關。
正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,相比于全民進攻,我個人還是更喜歡斯特恩時代的NBA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