連續2屆無緣爭冠,美國男籃的問題出在哪?
兩個字——「防守」,當然,我們也需要正視歐洲籃球的進步,但說到底,還是美國隊自己的防守沒有做好,要知道,防守反擊曾是美國夢之隊的特色,是他們稱霸世界籃壇的「殺招」。
他們喜歡全場緊逼,喜歡對持球人高壓逼搶,延緩進攻節奏,迫使對手出現失誤,不僅僅是我們的劉瑋,孫悅,那些歐洲的頂級控衛,有時候也很難輕松過半場,畢竟美國的后場可是喬丹,斯托克頓,加里-佩頓,近一點的保羅,韋德,科比這些家伙兒。
靠著兇悍的防守,美國經常一波流就奠定了比賽的勝局,然而現在,美國男籃的防守幾乎形同虛設,本屆杯賽上,他們遭遇3場失利,分別讓對手得到110分,113分和127分,要知道這可是每場只有40分鐘的比賽,可想而知,美國隊的防守究竟有多差,值得一提的是,他們這次還帶來了新科DPOY小賈倫-杰克遜,但在FIBA賽場上,他和3屆DPOY得主魯迪-戈貝爾一樣,對球隊毫無實質性的幫助。
規則是一方面,但根本原因還是NBA整體防守水平下滑所致。
說到這,就不得不提NBA的聯賽性質了——商業,說白了就是要賺錢,他們的旗號就不是為國家培養人才,所以,在肖華上任后,NBA出台了一系列舉措,希望能夠進一步提升聯賽影響力,換句話說就是熱度和收入,年輕球員就是他們重點要吸引的人群,為了迎合這些人,NBA開始鼓勵進攻,并加強了對防守犯規的吹罰,這樣的改變使得小球迅速崛起。
快節奏,高得分,無防守的比賽,雖然讓不少老球迷心生不滿,但需要承認的是,這確實抓住了年輕球迷的眼球,根據統計,在北美16-50歲的人群里,NFL以52%的歡迎度高居第一,緊隨其后的便是NBA的42%,其次是MLB的31%,以及MLS的13%和NHL的9%,是的,NBA已經超過MLB,成為北美體育聯賽中的老二,值得一提的是,在16-25歲人群里,NBA以40%的受歡迎度,超過MLB的33%,躍居第一位。
不得不說,在經營方面,NBA確實非常厲害,肖華的改革不僅讓他們扭轉了本土市場,也進一步提升了全球影響力。
去年夏天,Statista研究部發布了一則由Semrush統計的全球最受歡迎的體育賽事排名,NBA是每月搜索量和話題度最高的體育賽事,在高峰期達到1.85億次,熱度=英超+西甲。
而在收入上,21-22賽季結束后,NBA更是突破百億大關,這是什麼概念?還是以英超和西甲為例,他們同一個賽季的總營收加起來也不過107億美金。
這就是如今的NBA,也許你覺得不好看,但它確實比以前更受歡迎了,與此同時,球員們的身價也水漲船高,特別是對那些得分手來說,很輕松就能拿到一份高薪,甚至是頂薪,看看貝爾坦斯和鄧羅,身價全在8000萬以上,反倒是擅長防守的家伙,可能連一份中產都拿不到,比如塞布爾。
現實告訴球員們,防守已經是這個時代,最不值錢的東西,與其玩命去拼幾個地板球,不如用一個夏天苦練三分來得實在,當這種思想充斥整個聯盟,誰還肯去干臟活累活,誰還愿意在防守端傾注心血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