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10日,德國男籃83-77擊敗塞爾維亞男籃,以8戰全勝的戰績奪得世界盃冠軍,創造了球隊歷史,施羅德得到28分。15年前的北京奧運會,中國男籃曾經擊敗德國隊,15年后,中國男籃只獲得世界盃第29名,而德國男籃已經成為世界盃冠軍,不禁令人唏噓。他們究竟發生了什麼?
從輸給中國男籃說起
把時鐘撥回到2008年,那場關鍵的比賽,中國男籃最終59-55擊敗德國男籃。姚明轟下25分10籃板,易建聯得到9分11籃板,當時的德國男籃陣中擁有諾維茨基,他得到24分,卻無法阻擋球隊以4分之差告負。
德國男籃最終在北京奧運會上僅排名第10,戰績是1勝4負。2012年和2016年奧運會,德國男籃甚至沒能打進奧運會,東京奧運會上,他們也只排在第8位,只有1勝3負的表現。那段時間,世界盃賽場上的德國男籃也是兵敗如山倒。2010年,他們排名世界盃第17名,2014年,未能晉級世界盃。2019年中國世界盃,他們也只排在第19位。
德國男籃陷入了十幾年的低迷,真正的質變發生在去年。新任主帥赫伯特率領德國男籃在歐錦賽上獲得銅牌。
談到德國男籃的變化,前德國男籃球員費默林說道:「以前德甲聯賽的球隊總是依靠越來越多的外籍球員。結果,你基本失去了兩代的(德國)球員……現在,俱樂部更加重視為年輕(德國)球員提供機會,這絕對是我們現在擁有一支優秀國家隊的原因之一。」
延續性和信任
對培養德國年輕人才的日益重視,以及2021年對赫伯特教練的聘用,是德國男籃目前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。談到這位64歲的加拿大教練,費默林表示:「他是一位頭腦非常冷靜的教練,他很適合這支球隊。」
在費默林看來,德國男籃成功的秘訣并不復雜:延續性和信任。這同時適用于教練和球員。去年與赫伯特一起獲得歐錦賽銅牌的球員里,有9人也是這支世界盃球隊的球員。
「沒有承諾,你就無法實現你的目標,」赫伯特說道,「每個人總是談論實現目標,但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你需要奉獻和犧牲。我所有的球員都有這樣的承諾。」
在組建這支德國男籃的過程中,赫伯特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。在世界盃之前,他飛往北美拜訪了施羅德、瓦格納兄弟和泰斯。他喜歡和球員們一起出去吃飯,利用這些機會了解他們的特點和性格。
施羅德走向成熟
施羅德是德國男籃的隊長,是無可爭議的球隊領袖,他的作用類似于多年前的諾維茨基。別看施羅德和赫伯特曾在世界盃比賽暫停時有過一些爭吵,但其實兩人的關系非常友好。這也是德國男籃表現足夠優秀的重要原因。世界盃決賽的舞台上,施羅德發揮出色,率隊奪冠。
談到赫伯特時,施羅德說道:「我無法解釋為什麼一切都如此適配,他確切知道自己需要什麼,他能讓更衣室里的每個人都知道自己有多重要。」
施羅德曾被認為是一個性格不好的球員,但經過NBA多年歷練,他的身體和精神都已經足夠成熟。費默林表示:「丹尼斯(施羅德)已經長大了,他發展得很好。他的角色非常重要,人們對他也有很高的期望,過去幾年,你能看到他的成長。」
關注后備人才的成長
與15年前的那支德國男籃相比,最大的變化在于他們的陣容深度更強了,不再像當年依賴諾維茨基那樣去依賴施羅德。1/4決賽對陣拉脫維亞,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。那場比賽,施羅德手感全無,全場26中4,只得到9分。施羅德後來在IG社媒上承認:「這是我作為籃球運動員以來打得最糟糕的一場比賽。」
德國男籃還是贏下了那場比賽,因為他們還有其他人挺身而出。瓦格納兄弟、歐布斯特和蒂曼都發揮了重要作用。費默林說:「我們的整體能力很強,從年輕球員到經驗豐富的老將,整個結構很好。這是我們有史以來最好的國家隊。」
外媒認為雖然德國男籃的發展是否有可持續性還有待觀察,但至少他們不用擔心像十幾年前那樣出現明顯下滑了。后備人才的繼續成長,將有助于德國男籃鞏固自己的籃球強國地位。這個世界盃冠軍,顯然是一個無比完美的新起點。在德國男籃身上,我們能學到些什麼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