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時間9月11日,根據世界盃的表現,美媒CBS體育對美國男籃12名球員進行打分,只有愛德華茲一人得到A的最高評分,里夫斯獲評B-,全隊最低分是英格拉姆,他只評了F。以下是具體打分和解析——
安東尼-愛德華茲:A
世界盃往往是超巨崛起的舞台。杜蘭特憑借2010年的出色表現,開始成為超巨;庫里2014年奪得金牌,隨后那個賽季贏下第一個MVP,并奪得生涯首冠。如果說有哪位球員可以在這屆世界盃上獲得類似的提升,答案就是愛德華茲。
場均19分,三項命中率是48+31+70,似乎不是那麼搶眼,但原始數據不足以反映他的情況。在美國男籃的重大比賽和重要時刻,他是值得信賴的那個人。美國男籃失利的3場比賽,他合計得到82分,前兩場一共只輸了8分,第三場能進入加時,很大程度上也在于愛德華茲的發揮。他的防守也是始終如一的堅韌。CBS認為愛德華茲是唯一能獲得A的美國男籃球員,只是美國未能贏得金牌,不然他的評分會是A+。
米卡爾-布里奇斯:A-
想要令人印象深刻的數據?布里奇斯的三項命中率是63+56+82,雖然他沒有展現效力籃網賽季時的創造投籃機會的能力,但他依然是一個可靠的射手和全能的側翼。他是美國男籃防守最好的球員,對加拿大一戰的第四節,布里奇斯命中了不可思議的三分,將比賽拖入加時,但還是沒能幫助球隊拿到銅牌。可以預見的是,2024年奧運會,只要布里奇斯本人愿意,美國隊會把他放進陣容中。
泰瑞斯-哈利伯頓:B+
美國男籃經常在第一節末和第二節初處于贏分狀態,為什麼?因為哈利伯頓領導的第二陣容發揮很不錯。這位步行者的全明星控衛,場均出場21.5分鐘,送出5.6次助攻。他在攻防轉換方面尤其出色,和美國男籃的陣容完美契合。哈利伯頓的防守是唯一阻止他獲得A級別評分的因素,但這也不是說他防守很差,只是這并非他擅長的事。
約什-哈特:B
哈特表面上是后衛,但他場均能搶到5.3個籃板,在全隊排名第一。這是哈特的優勢,他就是貢獻防守、籃板和切入,不占用球權。他的問題是外線投射威脅一般,沒有人去防他外線。
奧斯汀-里夫斯:B-
里夫斯曾是美國男籃最有爭議的選擇之一,因為他在NBA的履歷尚淺,但現實表明,里夫斯在菲律賓的表現很好。上賽季,他在湖人展現出現的中投能力,也出現在世界盃上。防守是他的問題所在,FIBA比NBA更強調身體對抗,這并非里夫斯的長項。對立陶宛、加拿大和德國的比賽中,他都被針對過,美國的小球陣容,沒有人能幫助他填補漏洞。考慮到美國男籃在后衛方面的深度,里夫斯可能不會出現在奧運會的陣容中。
杰倫-布倫森:C+
外界對布倫森的世界盃之旅期待很高,科爾在杯賽前把他稱為球隊的領袖。他是首發控衛,數據還不錯,但首發陣容的很多不穩定也是因他而來。和里夫斯一樣,他也在防守端被針對過,雖然布倫森足夠強壯,但他的身高偏矮。
保羅-班凱羅:C+
班凱羅進攻打得還行,但是防守端身材不夠高大,無法有效地搶籃板和護筐,在FIBA比賽里,對抗低位球員的表現一般。總體來說,班凱羅的表現令人鼓舞,但2024年奧運很難把希望放在他身上,或許未來有朝一日他會進入奧運的陣容。
卡姆-約翰遜:C-
訓練營初期,約翰遜曾進入首發,但後來被愛德華茲取代。本屆世界盃,他的投籃表現糟糕,三項命中率是24+31+60,他只能扮演一個相對次要的角色。美國男籃征召約翰遜,就是需要他的投籃,可是面對更近的三分線,約翰遜卻很鐵,沒能達到要求。
小賈倫-杰克遜:D+
小杰克遜的護筐確實有威脅,這是他的積極作用,但他的問題也很嚴重,場均犯規數(2.7次)和場均籃板數(2.9個)快要持平了。責任大部分在科爾的身上,因為在NBA打球時,小杰克遜就不是傳統的中鋒,但在美國隊他要被當成中鋒來用。小杰克遜是年度最佳防守球員,但在科爾的體系里,他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,美國男籃輸掉的三場比賽,對方一共得到350分!
布蘭登-英格拉姆:F
英格拉姆本該是這支美國男籃的領袖,他是隊內唯一一位多次入選全明星的球員。英格拉姆原來是首發,但他狀態差到科爾只能用哈特取代他。英格拉姆的單打能力,沒有在世界盃舞台上得到發揮,當他效率低下時,也影響了美國男籃的整體狀態。英格拉姆也對自己的低迷感到沮喪,從目前來看,雙方應該不大可能在2024年奧運會繼續合作了。
凱斯勒和波蒂斯:時間太少無評分
他倆出場機會太少,因為科爾根本不想用他們。凱斯勒本可以減壓小杰克遜,波蒂斯的投射范圍也可以和任何人并肩作戰,但他們只能大部分時間坐在板凳席上,這不是他們的錯,給他們打分是不公平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