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內心是敬佩目前這支日本男籃的。
逆轉委內瑞拉之后,他們拿到了世界盃上的第二場勝利。
收官戰面對佛得角,如果拿下就將成為亞洲成績最好的球隊,直通巴黎奧運會。
哪怕輸球,在凈勝分上的明顯優勢也足夠讓日本拿到門票。
反觀我們,雖輸奧運,但贏奧數。
整天算那些理論上的數據,「數學家」經典的算分環節又來了...
每當進入復雜算法去盤算出線可能性的時候,往往是屬于病入膏肓的彌留之際,出現的某種幻覺,說的不是男籃,某足球隊在這些事情上我們經歷得太多的。
比賽得分,是打出來的,不是算出來的。
日本男籃的這張奧運會門票,也是人家用每一個回合的努力拼出來的。
他們值得進奧運會。
看到很多專家、「媒體人」喜歡拿裁判的問題說事兒。
日本這兩場贏球,有沒有主場哨?有!
在一些吹罰上,裁判的確幫忙了。
但我想說的是,主場哨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,籃球比賽不會有絕對的公平。
我們也打過主場比賽,2008年擊敗德國那場球,如果是在柏林打,而不是在北京,中國男籃可能就拿不下。
球迷可能只記得阿聯接孫悅傳球的中距離決勝,但也別忘了,最后時刻裁判吹諾維茨基走步、進攻犯規...
吹得沒毛病,但那都是可吹可不吹的球。
尤其是那個進攻犯規,要是裁判吹你2+1,你也沒脾氣。
2019年,我們同樣天時地利,作為東道主分了一個好的組,結果呢?
在經歷失敗的時候,我們往往很難主動去承認自己的問題,去看到別人的長處...
人性,也往往只允許自己占便宜,別人占便宜的時候,總會覺得自己吃大虧。
日本是東道主,但人家和菲律賓的分組不一樣。
前者是在死亡之組,也能贏歐洲球隊進軍奧運。如果你覺得不公平,那你就去和芬蘭、德國以及澳大利亞一組吧。
不管是中國男籃還是菲律賓,從賽前的分組形勢來看,都比日本好得多,像多米尼加、安哥拉、南蘇丹、波多黎各,那已經是相對能打的對手了。
這你自己都沒把握住...
在分組出來以后,從對于比賽的判斷,真沒覺得日本能贏一場小組賽。
結果就是人家做到了,并且贏芬蘭那場球,非常經典。
如果發生在我們身上,不得吹個幾年?
如培根所說的:「欣賞者心中有朝霞、露珠和常年盛開的花朵,漠視者冰結心城,四海枯竭,叢山荒蕪。」
我是非常欣賞日本男籃的比賽特質的,作為一個單純享受籃球的觀者,看他們打球很動容,看到日本球迷的眼淚也容易感觸。
他們身上,讀到了阿聯的那句話: 「國家隊是要你玩命、付出一切、幫助全國球迷完成夢想!」
他們身上,詮釋了鄧華德的那句話: 「今天,你們要像野狗一樣去戰斗!」
他們身上,能看到「既未戰死,便當死戰」 的血性、決心、勇氣和行動。
打出這種籃球比賽,太美好了。
真就像灌籃高手的那般熱血,這一群人帶著日本籃球的夢想,照進了現實。
他們這兩場勝仗,都曾落后對手10多分。
如果是沒有韌性、沒有血性的球隊,你總是很容易放棄。
畢竟,比賽很累,防守很費體能,放棄總是容易,但堅持很難。
這支日本男籃,有堅韌球隊性格,有和你咬到最后的決心。
這個性格,就是我們常說的「血性」。
什麼是血性?什麼是球隊凝聚力?
血性并非萬能,不會幫你贏下每一場比賽,日本同樣會輸球。
但往往是這樣,血性十足的球隊,他們會超越自己。
寫到這,我就容易想到十多年前的中國男籃,想到那個總把「法克」掛嘴邊的主教練鄧華德。
那不是最強的中國男籃,但是最團結的中國男籃。
2010年世錦賽,中國男籃1勝4負,憑借小分優勢幸運出線。
贏的是非洲兄弟科特迪瓦,輸的4場球,81-89輸希臘,76-84不敵波多黎各,80-89負于當時拿過歐錦賽冠軍的俄羅斯。
在能力范圍內贏,能少輸的時候一定少輸,這是血性。
那時候,沒有大姚,但我們有12位不惜拼到彈盡糧絕的戰士。
回到日本男籃身上,他們是世界盃上平均身高最矮的球隊,只有1米92。
籃球比賽不是簡單的一句「他高啊」,就能占據優勢,就能贏的。
在同等的技術水平和精神力的情況下,你身高高,當然有優勢,比如后衛線,身高1米8和身高1米95,你在球場上的視野范圍是不一樣的。
身高問題日本沒法解決,但人家能做到的,就是把自身優勢發揮到極致。
速度、靈活性、投射。
昨日贏委內瑞拉的比賽,比江島慎23分,三分7投6中,渡邊雄太21分,河村勇輝19分11助攻。
就最后時刻人家外線的投射把握,就足以成為亞洲球隊的榜樣。
比江島慎那些3分球,可不是裁判幫他補進的...
另外兩點,讓我印象很深。
一是日本隊的體能是真TM好。
第四節打到最后,防守反擊的時候,仍有3、4名球員參與,在防守上也毫不惜力,一如既往保持防守的強度,那個滑步的速度,就看得讓人動容,他們明白,如果自己慢慢磨陣地,一點贏的機會都沒有,因此只能防下來、提速。
這是根據自身特點,打出來的籃球風格。
二是,他們在關鍵時刻,總有不同的球員站出來。
之前是年輕的河村勇輝,昨天是老將比江島慎。
一名真正的厲害的球員,不是看你在順境的時候有多厲害,而是在逆境之時,你有多大的擔當。
一次逆轉是幸運,第二次逆轉是不是說明人家這些年在進步?
勇敢承認人家的優秀吧。
從結果來說,日本隊很有可能拿到亞洲唯一一個奧運直通資格。
我想,這是對永不言棄最好的獎勵,是對潛心沉淀最好的獎賞。
1992年,見證日本男籃沖擊巴塞羅那奧運會失敗之后,井上雄彥曾寫道:
「日本沒能獲得出線權,跟亞洲之王——中國籃球隊相比,日本有著很大的差距。難道今后日本隊再也沒有機會參加奧運會了嗎?!難道日本隊再也沒有機會打敗中國和韓國,登上亞洲冠軍的寶座嗎?加油!!」
如今,我們看到的只是結果,是他們摘取果實的一刻而已。
這30年來,日本籃球為了崛起,和日本男足一樣做了非常多的努力。
比如,現在的主帥湯姆-霍瓦斯之前是日本女籃的主帥,他在教練組多年。
他帶領日本女籃創立了亞洲杯連冠王朝,以及拿下了東京奧運亞軍,21年調任日本男籃主教練。
比如,你看到日本的運動員,是非常有追求的,在國內打球會有更好的條件,但像渡邊雄太、馬場雄大、人家就是想打NBA...
因此,現在這支日本男籃,是耐心沉淀之后的綻放而已。